《她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为妈妈活了二十多年》想到的

一位29岁的女性L,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,突然意识到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在为妈妈而活,完全迷失了自己。她一直在体会着妈妈的喜怒哀乐,妈妈高兴,她比妈妈更高兴。妈妈愤怒,她比妈妈更愤怒。妈妈跟爸爸吵架,她站在妈妈前面对抗爸爸。她在外面打工非常非常节省,省下的钱全部寄给妈妈。她不但这样做,她还强迫她的哥哥嫂嫂也像她一样做,如果哥哥嫂嫂不听她的,她就会咒骂哥嫂。她曾经咒骂嫂子生不出孩子,导致嫂子结婚很多年了,真的生不出孩子,即使怀孕了也自动流产了。她本来有自己喜欢的男人,但妈妈让她嫁一个本地的老实的男人,她就放弃了自己的爱情,听从妈妈的教导,嫁了一个本地的老实的男人,经历了痛苦的婚姻之后,她的心灵慢慢觉醒了,她在苦苦地挣扎着要做回自己。她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?她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导致她变成这样的?

她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里,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。在她六岁左右,她的家庭经历了一次重大变故。她的父亲是包工头,妈妈是家庭主妇。在她六岁之前,家里很有钱,生活很富裕,他们家是在县城租房子住的。六岁的时候,爸爸的生意遇到重大挫折,欠了很多债务,爸爸为了躲债,很少回家。爸爸之前有钱的时候,在外面非常风流,妈妈经常因为爸爸的花心而吵架。

妈妈把L这个女儿当作倾诉的对象,把L当作朋友一样尽情地分享自己的痛苦和快乐,L慢慢地迷失自己了,渐渐地变成像妈妈一样的心理了。小小年纪居然喜欢唱忧伤的爱情歌曲,而且唱得很动感情。童年的L跟自己的同龄孩子完全和不来,觉得那些孩子太不懂事了,太幼稚了,太不会节约太不懂体谅父母了。妈妈经常跟L诉苦:我和你爸爸没有感情,说完就伤心地哭泣。L的内心酸酸地,很痛苦很难受,不知怎样安慰妈妈,只是心疼地看着妈妈。

家庭从很富裕突然变得很贫穷,妈妈不得不贩一些蔬菜来卖补贴家用,L就经常跟着妈妈一起卖菜。到了读书的年龄了,因为家穷,不能继续在县城生活了,全家不得不搬回乡下。童年的孩子都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,而L总是因为家里的事情而担忧烦恼。因为家穷,没有大米饭吃,经常要吃玉米饭,L感觉玉米饭很难吃,于是经常不吃,但不吃就会被妈妈打骂,但就算被妈妈打骂,L也不愿意说出内心真实的声音:“玉米饭太难吃了,我吃不下,不想吃。”她害怕如果自己这样说,妈妈肯定会很伤心的。

L很想跟小伙伴一起到外面玩耍,但妈妈说:“我们家穷,就不要玩了,有什么好玩的,不如在家帮妈妈做事。”于是L很听妈妈的话,控制自己不去外面玩。童年的L没有朋友,除了上学之外,就是陪伴妈妈,与妈妈分享痛苦和快乐,做妈妈忠实的听众,帮妈妈干活。L完全没有一个童年孩子的天真浪漫,L变成一个比妈妈还要忧伤的小大人。妈妈对女儿倾诉完之后,妈妈就快乐了,但L一直被浓浓的忧伤笼罩着。L感觉爸爸欺负妈妈,于是很恨爸爸,处处站在妈妈的立场对抗爸爸,跟爸爸吵架,甚至打爸爸。爸爸很奇怪,感觉这个女儿好像不是自己亲生的一样,打也不是,骂也不是,哭笑不得。让L很困惑的是,L很怨恨爸爸,可是妈妈居然要求L不要恨爸爸,L很想不通。

妈妈对L说,你要好好读书,以后要有出息,妈妈就靠你了。于是L为了妈妈非常努力非常刻苦地读书,成绩很好。可是读到初中的时候,妈妈突然对L说,不要读书了,说读书也没有什么用的,还要花那么的钱,不如出去打工算了。L非常困惑,不是妈妈您让我好好读书的吗?为什么我成绩那么好,你却让我不要读书了,让我外出打工?L很纠结,但还是听从妈妈的安排,外出打工。

妈妈经常在电话上安慰L,要L好好照顾自己,不要太节省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想穿什么就买什么,要学会爱自己。然而快要发工资的时候,妈妈又会有意无意地诉说家里这要花钱,那要花钱,L于是只给自己留一点点生活费,剩下的全部寄回家给妈妈。L在外面很辛苦地打工,就是为了多挣钱寄回家,她一直都是为家里而担忧,很少为自己的将来着想,她没有朋友,不会交朋友,音乐是她最好的伙伴,她唱的都是一些忧伤的情歌。然而她自己从来没有谈过恋爱,她后来才发现,原来她唱的那些歌曲都是为妈妈而唱的,她一直活在妈妈的影子里,她一直在感受着妈妈的烦恼和忧伤,她不知道自己的心想要的是什么,只知道妈妈想要的是什么。她也有很多委屈,但委屈被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的深处。

L一直以来觉得妈妈太苦了,妈妈太不容易了,所以她什么都愿意听妈妈的,什么都顺从妈妈,妈妈小气生气,她也小气生气,妈妈抱怨爸爸,她就憎恨爸爸,妈妈爱情受挫,L就唱伤感的爱情歌曲。L后来觉醒之后感觉自己很好笑,她自己什么都没经历过,为什么要承受妈妈无形中加给她的东西?她感觉自己做的所有错事都是因为妈妈,妈妈是她心理问题的原因。

为了替妈妈出气,L伤害了爸爸。妈妈一受委屈,L就要找爸爸吵架。家里不管谁跟爸爸吵架,L一定要站在爸爸的对立面跟爸爸吵架。可是当她被爸爸骂之后,居然没有人站出来帮她,感觉好委屈。为了替妈妈出气,L伤害了哥哥和嫂子,哥哥和嫂子在外面打工很少给家里寄钱,结婚还要问妈妈要钱,L就跟哥哥嫂嫂吵架,用恶毒的语言诅咒嫂子,诅咒嫂子永远也生不出孩子,嫂子就真的生不出孩子,好不容易怀孕了,又流产了。L为此非常自责内疚。为了妈妈,L也跟妹妹和妹夫吵架,搞得跟妹妹像仇人一样不来往。L为了妈妈,放弃了自己的爱情,嫁给一个妈妈认为好的男人,就是现在的老公,L对老公左看右看都不顺眼,在老公面前非常任性,老公的一点气话L都会暴跳如雷,她要求老公绝对地顺从她,但老公顺从她之后,她又非常瞧不起这个男人。

L总是焦虑不安,总是胡思乱想,很容易发脾气,失眠很严重,一点点声音就会惊醒,白天精神状态很差,工作很吃力,不得不接受当面心理咨询治疗。

 

评论孩子可以把父母当朋友一样倾诉心中的痛苦烦恼和快乐,但父母是不可以把未成年孩子当作朋友一样倾诉痛苦烦恼的。别以为你跟孩子亲,就可以什么都跟孩子分享,不行的。为什么不行呢?因为孩子的思想不成熟,他们缺少分辩的能力,他们很容易把大人的意思理解错误。比如妈妈对年幼的女儿抱怨自己的婚姻很不幸福,抱怨女儿的爸爸太花心太无情,女儿就会出现这样的观念:“爸爸很坏,爸爸是一个坏人,爸爸欺负妈妈,我要替妈妈申冤,我要跟爸爸坚决对抗到底。”于是女儿很讨厌憎恨爸爸,对爸爸没有爱了,只有恨。然而妈妈实际的心理状态是:妈妈虽然抱怨爸爸,但妈妈依然爱着爸爸,妈妈很希望爸爸更多地关心她体贴她,妈妈希望得到爸爸更多的爱,妈妈爱爸爸的成分超过恨爸爸的成分,甚至倾诉之后,妈妈对爸爸不恨了,只有爱。这个小女孩甚至还发现爸爸跟妈妈还在一起亲热地做爱,于是这个小女孩很困惑,觉得妈妈在欺骗自己,女孩心想:“妈妈怎么回事啊?在我面前说爸爸一大堆坏话,背后又跟爸爸那么亲热?是不是在耍我呀?我帮妈妈对抗爸爸的时候,妈妈不但不领情,还批评我,这是怎么回事呀?”

幼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活沷地无忧无虑地成长,但因为妈妈对孩子倾诉了一大堆心灵垃圾,幼小的孩子总是为父母为家庭担心焦虑,孩子变得很早熟就不快乐。过度早熟的孩子很难找到朋友,所以变得很孤独,慢慢地被排斥在主流之外,于是社交能力很差,不会与人沟通交流,长大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差,在工作上和恋爱婚姻上处处碰壁,活得很痛苦,甚至患上各种心理障碍,不得不寻求心理治疗,在心理治疗中才找到原因,原来自己一直迷失自我,为父母而活。

孩子是非常无私的,他们会牺牲自己为父母着想的,因为孩子不能独立自主,他们的利益与父母捆绑在一起了,只有父母开心了快乐了能挣钱了,他们才会感觉安全,然后才会快乐起来。否则就会忧心忡忡,郁郁寡欢。而忧郁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,孩子没有朋友,被主流群体排斥之后就会自卑,自卑就会敏感多疑,敏感多疑就更被人排斥,不断恶性循环,于是孩子一生的美好前程就这样断送了。

凡事都有两面性,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原因,过度承担责任拯救自己的父母,小小年纪非常有志气,非常能吃苦,于是在某方面成为非常厉害的人,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成就。但同时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我就认识一位企业老总,他学历不高,只有初中毕业,他的事业为什么成如此成功?因为他妈妈的原因。在他15岁时,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病死了。就因为家穷,没有钱给妈妈接受正规的治疗,所以他发誓要想尽办法挣很多很多的钱,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,绝对不要后退,一定要成功,必须要成功,他从一个很普通的底层打工仔做起,一步一步地做到了大老板的位置。

 

找一个安静的时间,反思一下自己父母的性格和他们的关系。假装自己是一个局外人,看看他们是否幸福,人格是否高尚,一生是否心意满足。不要太拘泥于孝道、一味地为他们唱赞歌,而是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剖析他们。

因为他们曾是你人生不得不接受的第一任老师或楷模,如果不曾经过系统的清理,长大以后,你会不由自主地重复他们的模式,基本上概莫能免。为了你的幸福,你要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。

发表评论